内容源自微博: 2017-05-24
一般来讲,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四个: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各目标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既有一致性也有对立性,因此很难同时兼顾四个目标。央行在进行目标选择时,常常陷入困境。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就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我国强化了用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功能。但从2012年以来流动性的大量注入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使我国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不断膨胀,资金脱实向虚日趋严重,这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完全失效。
然而我国大量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和相对较低的利率并没有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这个奇异的现象看似费解,实际道理却很简单。因为我国已全面进入双过剩时代,即产品供给和货币资本同时过剩的时代。正是这种经济条件,使大量的货币流向了具有投资功能的资产或非最终居民消费品,导致资产价格不断上升而物价总水平却相对稳定,这也表明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很有限。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国际贸易规模和国际收支规模不断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汇率波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强。但开放经济中有一个比较出名的“三元悖论”,即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兼顾,三者只能取其二。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货币存量过高。这种货币超发状态与美国的量化宽松密切相关,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政策逐渐转向紧缩,我国别无他法,只能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
这就不难理解在美国讨论资产负债表进行缩表后,我国央行公布数据显示资产负债表规模出现缩小的状况。因此可以确信,保持汇率稳定是货币政策目标的重中之重,甚至是今年及以后一段时期内的唯一目标。以这个货币政策目标为导向,则中国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必然与美国亦步亦趋。由此判断,我国以高金融杠杆支撑起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岌岌可危,对股市也是致命的。在不断趋紧的货币政策下,股市这个靠资金支撑的市场,必然失血,因而股市总体向下运行也是必然的。
日后微博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1、我的经济哲学
2、数据背后的故事。
3、政策解读
二、投资之道:1、寻找牛中之牛的牛股
2、主题投资
3、市场趋势与持股策略
三、养生健康: 1、修仙指要
2、长寿之要(玄微心法)
3、服食养生
4、怡情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