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公都赞不绝口的素月饼
1
罗阿公,广东潮汕地区做糕饼的,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
“罗阿公都吃过我的饼”,这是潮汕地区糕饼师傅证明自己手艺的最强有力的证据。
遇到有人轻慢了自己做的糕饼,这句话一出,旁人就红了脸,对师傅肃然起敬了。
罗阿公,究竟叫什么名字,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他年纪应该接近九十岁了。平时深居简出,很少有人见过他。但如果一个蹩脚的糕饼师傅虚构他的话来证明自己的饼有多好,很快市面就会听到罗阿公的声音:某家饼皮太干,烤的火候不够,皮儿不酥,某家馅料选料过陈,佛手腌制稍淡,无陈香,核桃太碎,油份不足,不香,不是正宗的山西栲栳核桃。。。。。
内行们听了这些评价,当然暗中翘起大拇指。一个字“罗阿公就是罗阿公啊!服!”。而一般吃饼的细细一咂摸,真是呢,这罗阿公,绝了。
2
虽然现在真正见过罗阿公的人很少了,他平时也只和几个早年做饼的朋友来往。但江湖还是有他的传说。
据说他天生异禀,舌头比一般人大,说话有一些口吃,但他对辨味却有常人不及的敏感。能分辨食材极其细微的差异,又特别喜欢制作糕饼,从小遍寻名师,学得一手好手艺。其一生制作格式糕饼上百万块。名声在广东潮汕地区,几乎是家喻户晓了。
二十二岁那年,一个江南的糕饼大师赴粤,带来三块一模一样的月饼,登门挑战罗阿公,要其分辨哪一款里的馅料里含有阳澄湖的蟹油。潮汕糕饼界文风而动,围在罗阿公的饼屋外,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为罗阿公捏了一把汗,想想,一只月饼里有那么多种馅料,蟹油含量更是极少,混在一起要分辨出产地,这几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只见罗阿公并不掰饼入口,只用手指头在月饼上一按,一吮指,就指出来含有阳澄湖蟹油的那只月饼。还指出另外一只是太湖蟹油、第三只没有蟹油。那个江南来的师傅脸色煞白,拱手即拜。从此再不踏广东一步。
3
这些传奇的故事,还有很多。也有人问过罗阿公,他都是笑笑说:莫信这些,我哪有这么厉害。倒是那个江南师傅的饼,做得真好。皮软而不粉,馅料层次丰富且各味调和,我好久没有吃到那么好的饼了。问者说,就是他带来向你挑战的那三块饼吗?你最后吃了?罗阿公哈哈大笑:当然吃了,饼就是拿来吃的嘛。
4
今年,罗阿公再次引起轰动。起因还是一块饼。
本来,潮汕最有名的饼是朥饼,朥,是猪油的意思。用在月饼里,可以增加爽滑与油脂香。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猪油,渐渐为人不喜。广东省内唯一获政府认可的 、入选 【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潮式糕饼龙头企业荣城食品有限公司决意与湖南天华茶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生产一款用山茶油代替猪油的月饼。既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又不降低月饼口感的新式素饼。
经过几个月的调试,从皮到馅,不知道经过多少次改进,最后定型了两款:潮式老香橼素饼和潮式五仁素饼。
虽然请了同行和一些消费者来品尝,大家都赞不绝口,但大家还是想听听罗阿公的看法。
编辑
5
但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天早上九点罗阿公要来厂里品饼的消息就传开了。这一消息立即在当地产生了轰动。因为罗阿公很久不出来参加品鉴活动了。大家都第一时间赶到公司的品鉴室,等着一瞻罗阿公的风采。
结果,到了九点,罗阿公却没有来。大家还是不肯轻易散去,等得心急火燎,整个品鉴室人声嘈嘈,正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忽然有人喊了一声:来了。罗阿公来了。此话一出,证品鉴室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大家注目一看,只见一个白发银须,身材瘦小的老人拄着一根佛竹杖走进品鉴室,虽然有些步履蹒跚,但总的还是很稳健。他走到摆饼的桌子前,却并不尝饼,直接指着桌子上金灿灿的饼说:这饼,前天李老四已经带给我尝了,我每一款都吃了两个。老香橼饼佛手腌制入味,细致如沙,绵绵如膏,陈香细腻。酥皮弃用猪油而改用山茶油,居然保留了朥饼的香酥,更增加了一股清香。而传统潮式五仁素饼呢,选料精当,芝麻、腰果、瓜子、杏仁、核桃,集彩纷呈,各自的味道融会贯通,并且口感绝佳。
罗阿公继续说:我老了,行动不便,已经很久不出来参加品鉴了,但这两款饼,既坚持我们潮汕非物质文化的制作工艺,又敢于大胆创新,我一生制饼,可以说一生心血都放在了为父老乡亲制饼上了,我总放不下这饼啊。现在人心不古,一直担心我们潮汕的饼会越做越差,今天看到有这么好的饼,我可以安心了。感谢荣成和湘天华的合作,让我们潮汕的朥饼又添一种新品。我感谢你们。
6
这件事,说真的,我在广州工作,没有在现场,不知道真假,是听一个朋友说的。但我坚信,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不论世道如何变迁,普遍道德水准如何下滑,他们总会有坚守,秉持工匠精神,坚守传统,并勇于创新,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极致。这种人,无论什么时代,他们,永远都在。
7
听朋友说,罗阿公可能的确舌头大,因为说话有一点口吃。
我说:也可能是激动吧。
朋友笑笑,没有回答。
8
这两款饼,马上就要上市了,具体情况,大家请戳文末的二维码,自己去了解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