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苗栽培、管理技术--油茶低改、生物学特性
一、油茶低改
“无性系”带来曙光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通过无性繁殖的品种称为无性系。国内多采用无性系繁殖的方法改造旧茶园,建立新茶园。优良无性系油茶具有产量高、生长强健、抗病性强等优势。油茶果大,壳薄,干籽出油率在35%以上,是传统品种的2倍。其抗旱性、耐瘠薄、高抗各类病虫害等优点也是其它品种无法比拟的。攸县是“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繁殖县”,年产穗条200万枝以上,年出圃油茶嫁接苗500万株,苗木销往广东、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专供各地在荒山荒坡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中使用。据省市专家实地考察测定,如采用施肥、抚育、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攸县优良无性系油茶密植园栽后第三年即进入丰产期,单株可产鲜果2.2公斤,亩产鲜果200公斤左右,可产油12公斤,盛产期茶油亩产可达50公斤。据悉,株洲市每年冬春均安排林农对2万公顷左右的油茶林进行低改,但由于采取的只是垦覆、刀抚等简单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产问题。高接换冠改良品种,或者挖掉新栽才是良策。攸县优良无性系油茶穗条和苗木可作为首选。
二、生物学特
1、生长结果习性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油茶5年才开始结实,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根: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最深可达1.55米,但细根密集在10-35厘米的范围。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2月中旬开始活动,3-4月间即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月即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停止以后,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12月至翌年2月生长缓慢,但未见停止。油茶根系生长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及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顶芽一般1-3枚,多的可达10余枚,中间1枚为叶芽,余为花芽;腋芽一般1-2枚并生于叶腋处,其中一为叶芽,余为花芽。叶芽瘦长,花芽肥大。开始难于用肉眼区别花芽与叶芽,到5月中间方可识别,凡圆而粗,呈红色的为花芽;细扁而失,呈青绿色为翌年萌发新梢的叶芽。油茶花芽分化规律:花芽在春梢的分布量与林龄、经营水平、树冠和枝条的不同部位有关。经营水平高,施肥区油茶花芽分化率高,且分化时期早;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条上以顶端的花芽较多;树冠南向较北向分化率高。枝条类型不同,花芽分化的时间和分化率也有差异,花芽分化率以长果枝为最高约占38%,但从整个植株而言,花芽所占比例以中果枝最高,短果枝次之,长果枝最少,这是因为中果枝,短果枝占全树的比例大。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油茶的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开始的,各地因气候长期保持不同而有差异,我市油茶花芽分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约占75%,其余花芽在7月中旬至10初陆续分化,这也是油茶花期长的原因之一。枝梢:油茶的枝梢,按抽发的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油茶幼年阶段,当肥水条件较好时,常三者兼而有之。成年阶段的油茶主要抽发春梢,少有夏梢。单枝具有三片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开花着果;全株每果平均有叶15-20片才能保证稳定均衡生长,叶片过少,翌年必然出现小年。春梢的生长不仅关系到当年花芽的分化,而且还关系到翌年油茶产量,春梢数量与翌年产果量成正相关。花:油茶的花为两性花。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开放。一天中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2点;而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最盛,因为这时气温较高,有利花朵开放,传粉和授精。一朵花从蕾裂到花蕾,历时6-8天。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树种,帮助传粉的昆虫主要有地蜂、大分舌蜂、中华蜜蜂、小花蜂、黄条细腰蜂、果蝇、肉蝇、麻蝇和蛱蝶等。果实:油茶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略有膨大,12月中旬以后,因气温过低而停止增长,3月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11月中、下旬成熟。
2、适生条件 油茶适宜在年均温15-18ºC,绝对低温-10ºC
,≥10ºC年积温在4500-5200ºC之间;年雨量1000mm左右,生长期在260天左右;春季温暖晴朗,地势开阔的低山下部和丘陵地带,土层深厚的土壤、黄壤上生长。气候因子对普通油茶开花结实的影响:我市为普通油茶适生栽培地区,正常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但因油茶具有秋未冬初开花,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的生物学特性,秋旱、寒潮等灾害性气候对其花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花期气候对油茶产量影响:普通油茶花期最适气温为14-18ºC。这种气候条件对油茶虫媒受粉、花粉发芽孕果都很有利。然而,此期出现低温、阴雨等反常气候,则使油茶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而减产。选择利用早花类型逐步更替晚花植株,是克服本区普通油茶花期气候不利因素的有效方法。水分条件与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关系:普通油茶虽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能力,但在其生长发育,特别是果实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和合理均衡的水分条件,才能满足其生理活动和物质合成转化的需要。我市年降雨量在1600mm左右,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要求。但是,由于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与油茶需水时机不相吻合,而产生了供求不协调的矛盾。我市通常在7月下旬至9月出现高温干旱现象,此时正是油茶果实增长和油脂形成时机,高温缺水,势必影响油茶果实的生长和油脂的转化。产区人们常说的“七月干球(果),八月干油”,便是长期生产试验的总结。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市海拔高度南坡700m,东坡500m以下均适宜油茶生长结果,海拔500-700m的油茶林产量明显高于低海拔或高海拔地带的油茶产量;阳坡油茶林产量也同样高于阴坡,高海拔地带的油茶含油率均高于低海拔;地形开阔、土层深厚地带的油茶产量和含油率较陡坡深谷和土层浅薄处为高。油茶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适宜中性或碱性土壤。油茶根深,适生于土层深厚的土壤。
油茶高产林地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层深厚,一般深达1m以上;结构良好,多为壤质;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养分储存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