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湘赣边区的攸县是有名的“红色摇篮”,从这儿走出了谭震林、蔡会文、蔡中等老一辈革命家,近年来更是深度挖掘整理当地红色资源,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创新党课模式、深耕“红色文化”,创作了《信仰的丰碑》《三张红军捐款收据》《伟大的壮举:酒埠江大坝修建故事》等“红色”情景剧,并很好地保护了一批像谭震林生平事迹陈列室、鸾山镇东冲兵工厂一样极具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中,有个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即攸县渌田镇。
1921年5月10日,广东国民政府令叶挺独立团为先遣队驰援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该团有2100余人,设三个营、两个直辖队,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同志为团长,以铁甲车队全部和从黄埔军校抽调一部分人员作骨干,从广东、广西、湖南招募士兵组成,是我党组建并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
6月2日,抵达安仁县城,与第八军张辅率领的三十九团会合;6月3日,独立团进入攸县境内;6月4日,与敌部在攸县渌田决战,胜利击溃敌军;6月5日,敌军惊魂未定,不战而退,由攸县城向北逃命,独立团踏过渌溪桥,迅速占领了攸县县城,为后来进攻株洲、长沙扫清了道路。
历史虽然过去,精神必定长存。这片默默的土地,会永远铭记着战火与血泪,也不断焕发着生机与希望。作为主要战地的渌田、黄茅铺及以西地区,过去就是有名的油茶林,林地掩护过北伐军,茶油救治过伤病员,也保护着本地人在饥荒之年不至饿死。
到1955年11月,全县102个茶油产油乡,有统购任务的95个,产油户22553户,有统购任务的8703户,分配统购任务14.06万公斤,实际完成13.77万公斤,占任务的97.94%,统购后每人平均留油2.2公斤,渌田所占比重不可忽视。到了今天,湘天华在这儿成立了油茶种植基地,既沿用了以前的老树林,又开辟了自己的丰产林。
一直以来,湘天华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确立以“纯山茶油、中国食品、国际品质”为企业宗旨,以“振兴油茶产业、塑造国际品牌、增益国人健康”为企业使命,秉承“至真、至善、至美”的经营理念,先后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攸县油茶产业协会会长单位。
2020年湘天华与钓鱼台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助严苛的“钓标”体系,联合出品“钓小宴冷榨山茶油”;四款产品列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同时,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精神,积极响应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对接“三新四高”战略,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为根基,以乡村振兴为己任,以油茶产业为抓手,致力形成罗霄山脉千亿油茶产业群,全力助推全省乃至全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